“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总书记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行动指南,更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实践号令。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百姓的共同期盼。打造健康中国不是响亮的口号,更不是简单的一串数字,而是要真正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这需要政府、公众、社会共同努力,提升健康素养,构建健康中国。
第一段:开篇点题。开头引用习总书记的话,道出了健康的重要意义。最后点题:提升健康素养,构建健康中国。
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政府要深化改革,打破“紧箍咒”。健康中国的实现,还面临诸多的体制障碍,尤其是在医疗方面。我国人口数量多,优质医疗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均衡,很多人因为享受不到优越的医疗资源而导致“小病拖大,大病拖炸”。为此,我们进行了医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几十年前,中国的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等模式让世界敬佩;如今,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机制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系统建立等中国式医改成就同样让世界震惊。“中国医改”诠释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不仅是医改,方方面面都要进行深化改革,消除体制障碍,打破“紧箍咒”,这样才能让14亿人都能享受“健康红利”。
第二段:分论点1——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政府要深化改革,打破“紧箍咒”。通过医改的具体内容来论证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学校要加强教育,筑牢“安全网”。埋头写作业,上网搞娱乐,以车代步行……当下青少年逐渐由“动”转“静”。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下降已成为不争事实。出现如此状况,是因为高考指挥棒之下,学校大多重视文化课程,高度追求学科成绩,而作为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抓手,体育教育在校园里存在感却很低,自觉不自觉的让位给文化课程。短期来看,学生身体素质下滑,一些少年病多发;长期来看,拉低了国人身体素质水平,青年不“强”而难以实现国家“富强”。健康素养要从健康教育做起,而健康教育要从学校抓起。因此,要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个阶段制定相应的运动教学计划,使运动教学有大纲、有教材、有合格的师资,每个学期安排相应的课程,扎扎实实得以推进。以此提升青少年的动商,提升青少年的健康体质,真正实现少年强则国强。
第三段:分论点2——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学校要加强教育,筑牢“安全网”。首先论述目前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然后指出健康教育要从学校抓起,最后论述如何加强健康教育。
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公民要积极参与,打通“活水源”。“过年每天三顿酒,吃饱喝足上炕头”这样的“老皇历”在某些地区仍然盛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人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熬夜加班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工作常态,“过劳死”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更有甚者因为无知和误知,出现身体健康问题不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而是轻信理疗机构依赖保健产品,导致“小病拖大,大病拖炸”……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警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养。只有这样身心才能愉悦,工作才能高效,生活才能有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健身实践,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切实提升健康素养,用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推动国民健身事业发展,共同打造健康中国的坚实基础。
第四段:分论点3——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公民要积极参与,打通“活水源”。通过论述目前公民存在的健康问题,道出公民需要提升健康素养。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健康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重要的政绩。健康,不仅仅是每个人的幸福根基,还能以点带面升华为国家实力。实现全民的健康福祉,除了需要政府政策扶持,还应该倡导媒体、学校、公民积极参与。只有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让多元主体勠力同心,共同作为,才能加快推进健康中国进程,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第五段:总结全文。再一次强调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加快推进健康中国进程,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本文有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