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讲“广撒网,多捞鱼”,殊不知这一句俗话正被深度运用在一些职业学校招生办法中。
据报道,近日,有家长称自己孩子被广西工商学校录取了,但去学校报到的时候却被告知,招收的名额已经爆满,不能再注册了。对此,学校的回应是因为发了2000多份通知书,今年来了1000多人,床位只有900个,来的人太多,没床位了。明知学校只能承载九百个学生,却毫无顾忌地发出了翻倍的录取通知书,出现这样匪夷所思的事,学校工作人员则称:“只要是联系了我们学校说想报名的学生,我们都会发录取通知书”“一个初中生收到十份、八份的通知书都很正常”。
看来,这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超发通知书似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但如此“广撒网”,一旦僧多粥少的事情发生,给人感觉是对学生的极其不负责。或许其本意是希望资源能够被全部利用,但是演变成只顾自身利益而不考虑被“放鸽子”的学生的感受,这不应该是一个学校该出现的行为。这样的恶性事件一旦被曝光,本是为了招到更多生源的学校反而会惹一身不是,无异于自损名誉。此举看似是在拉拢学生,但事实上却是在将学生拒之千里——自己若是再报考这种“撒网”学校,到时候万一倒霉的是自己怎么办?
事实上,这样“广撒网,多捞鱼”的心态,也从侧面说明学校的教育目标依然有待改进。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希望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然而这“美好人生”的创造,离不开学校手把手的教导。
从不少学校超发通知书的行为来看,这样单纯为了“僧”和“粥”一一对应的目的已经偏离了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初衷,已完全退化成一种单纯的功利需求。这不应该是一所学校应有的教育精神,也实在是一所学校不应展示给学生们的“丑陋”之面。如此不负责任地对待生源,职业教育学校的品质也会令人堪忧。
面临生源招收不满的问题,最实在也最靠谱的办法其实就是实打实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准,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术业有专攻”,各种职业教育学校若是都能将心思全部放在发挥自己专业的特长上,不仅有助于提升本校的名誉,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利于选择“对口”的专业。比起通过质量不好的“撒网”来招学生而导致名誉扫地,凭靠较高的教育质量水平与过硬实力才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保障。把功夫花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水平上,自然就可以跳出招生不满的死循环,也不必再用这种“广撒网”式招生的下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