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工市场里的大学生

2014-06-18 河北公务员考试网

  【背景链接】


  南京市安德门民工市场从年初七开门,求职者是一天比一天多,其中不乏背着包拿着简历的大学生。2014年2月份,该市场开门仅5天已经有100多名大学生到此来登记求职,而其中一位南师生物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选中一个策划编辑岗位,月薪3000元。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民工市场就是给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劳动岗位的,而大学生应该去各种人才市场才行。但是在农民工市场进场求职的本科大学生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硕士研究生的身影。对于劳动就业市场的这一新现象,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解读。比如有人会第一时间把其作为“读书无用论”的新证据,有人可能会从中感受到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的丝丝严寒。客观地说,以上这些观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道理,但我们更应该从理性客观的角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民工市场里的大学生”。


  首先,大学生可以借此端正求职心态。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环境日益严峻是客观事实,那么在凭借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这种就业大环境的前提下,大学生们需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求职心态,放低自己的求职身段。而大学生主动走进民工市场,正是他们在求职就业方面的心态更加务实,也更加灵活的表现。如果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时候还端着大学生的架子,总想着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而对工作挑肥拣瘦,那才是不值得提倡的。


  其次,大学生进了民工市场,对大学生和农民工双方都有好处。一方面,因为有了大学生们的竞争,民工会更加珍惜眼前的就业机会,在选择职业和岗位的时候会变得更加务实,甚至会去参加各种职业培训,再进修,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在学历水平,理论知识上比民工有优势,但是在工作经验,工作实践上,却又不如民工兄弟,在求职的时候可能并没有多少优势可言,这也会刺激他们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动手能力,对他们未来发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客观上起到了教育人的作用。以往在谈到大学毕业求职就业问题时,有关部门总是空喊让大学生调整心态,确立谨慎而积极的择业观念,培养稳定而良好的择业心理,做好应变的心理准备,正确对待自己和所面临的择业形势,云云。但是这样的空话并不能太多使人信服,而大学生到农民工市求职这个事实,一方面给了大学生试验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对改变社会上人们对大学生求职的固有观念,起到一定的扭转和教育作用。大学生的身份应该回归到普通劳动者的层面上来了。如果大学生挤在民工堆里真的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样也能学以致用。


  [趋势]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民工就是学历低、薪资低、肯吃苦、不怕脏的“铁打金身”,无法接受民工传统所从事职业的改变。其实,民工从来都不是一个不容改变的刻板定义。近年来,由于木工等技术工种需求旺盛,民工报酬也频创“天价”,甚至超出不少白领的收入。还有,民工学历水平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面对僧多粥少,大学生传统就业行业尽管薪资一再拉低,仍免不了许多人会被挤出来。要么啃老,要么放下身价就业,这是摆在许多大学生面前的“二元”选择。


  [建议措施]


  对此,我们建议:


  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健康客观的求职风气。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很多以证求职,以学求职的观念。认为大学生只能从事脑力类的工作,而脏乱差的体力活则只能由农民工来做。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以及大学扩招,大学生也成为一定程度上的普通求职者。相关部门强调“劳动不分贵贱,任何岗位都可成才”,引导社会上求职观念的转变,让求职者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一方面,求职者应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虽然我们应该持有“求职不分高低”的这种观念,但是也不应该忘记提升自身能力。大学生到农民工市场找工作也说明现在的求职市场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都应该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适应求职环境的快速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凭借过硬的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