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8 河北公务员考试网
1. 社会主义的消费
特点:体现着劳动者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
消费结构类型
按消费需要的层次(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
按消费的对象(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对社会服务的消费);
按消费方式(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
社会主义消费方式:个人消费方式;集体消费方式。
2.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第一,社会分工;
第二,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
第三,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也存在商品经济关系;
第四,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的存在。
3. 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促使企业搞好经济核算,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推动企业厉行节约,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四,调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着市场主体的结构。
第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能够实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控制。
5.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6.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运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从微观经济方面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计划则是从宏观方面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既要使这两种调节机制各自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又要使两种调节机制有机结合,在宏观计划调节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依据市场供求规律的运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计划配置。
7.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节
第一,积极推进企业改革,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二,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流通渠道;
第三,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制度;
第四,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统一高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8.我国的渐进式改革
原因:
第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没有现成的方案,只能在改革的实践中摸索,逐步前进。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社会改革,旧体制不是简单的废弃就可以消除它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新体制的建立和运行需要有一定的发育、成长过程。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涉及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经济利益的调整,突然全面改变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会超过社会的承受限度,增加改革的阻力,甚至引起社会动荡。
第四,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需要逐步深入,尤其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9.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地位
①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支柱
②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③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及市场竞争主体
④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实体
10.企业的经营机制
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转机制或循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