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时评:面对公共事件不能有“鸵鸟心态”
2013-06-18 河北公务员考试网
10月23日,两则新闻值得一提。一则是广州番禺“房叔”蔡彬被“双规”并免职,另一则是浙江桐乡花16万元吃大闸蟹干部被停职检查。而这背后,是此前曾爆出的两则事件--广州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妻子和儿子名下拥有多达22套房产;浙江省桐乡市公证处主任年薪80余万元,公证协会公款赴阳澄湖吃大闸蟹。(见10月23日《南方都市报》)
两起公共事件能在短时内有了结果,不易。抛开财产申报、权力规范等因素不谈,就公权应对来说,应该得高分。
时代的进步,体现在公民意识的增强,表现为人们对官员问题的“零容忍”。技术的进步,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客观上增加了官员问题被曝光进而成为公共事件的可能。比如此前发生的“久耕事件”,近来发生的“表哥事件”、“方大国事件”,乃至“房叔事件”、“蟹哥事件”,莫不如此。类似问题,过去也有,只不过在新的舆论场下,更容易被发现曝光,成为公共事件。
解决这样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权力约束,加快财产申报等制度的构建。但必须看到,面对公共事件,由来存在两种态度。
一种是鸵鸟心态。一个地方发生公共事件,明明只是个别人的错误,但公权先是“对内压”,后是“对外躲”,能不搭理尽量不搭理,能不表态尽量不表态。舆论逼得急,不得不说了,也只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甚至编造故事,给个别犯错误的官员背书。
还有一种是坦诚坦荡。问题发生后,不藏不掖,高调介入,短时间内查明真相,公布处理结果。“房叔”事件发生后,一些人潜意识里,可能还在等看相关方面编造什么故事。有点想不到的是,有关部门迅速介入,仅仅十几天就公布结果,原来网上传的基本靠谱,有变的是21套房产变成了22套房产。同样还有“蟹哥”,以一种出人意料的速度,受到了处理。
进行一下对比,两种心态,高下立分。公共事件发生后,舆论针对的多是具体事件,希望看到的多是具体人受到处理。一旦采取鸵鸟心态,那么舆论就可能转向背后的公权,就会从隐而不说、编造故事中,读出可能有官官相隐、官官相护,联想到权力私有化、家天下之类。这也是个别官员“失火”,常常殃及公权“池鱼”的原因。相反,坦诚坦荡,顺应民意,不仅能够推动事件的迅速解决,还会因为流露出的权力品质,受到肯定和赞扬。
这两起事件再一次启示我们:面对公共事件,不能有鸵鸟心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