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两会热点调查线下结果出炉 专家解读数据

2013-06-13 河北公务员考试网

  2013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3日和5日在北京召开。2月1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联合推出“十大热点问题调查”。截至3月1日8时,已有超过100万人次的网民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反腐倡廉”位列十大热点问题调查前三位。


  与此同时,人民网与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合作开展线下调查,对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36个城市的公众进行了电话访问,问题设置与线上调查基本一致。调查覆盖不同性别、年龄段、教育程度的人群,共回收有效问卷3005份。线下调查显示,对于2013年最为关注的社会话题,“稳定物价”位列第一,选择比例为55.5%,位列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选择比例分别为47.9%和47.7%。此外排在前十位最为关注的社会话题还有收入分配(46.7%)、食品药品安全(45.3%)、反腐倡廉(43.5%)、住房保障(42.6%)、交通治理(20.0%)、法治中国(18.2%)、社会矛盾化解(17.4%)。


  稳定物价、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成为受访者最为关注三大社会话题。纵观2012年的物价指数,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是物价指数走低:年初因为翘尾因素影响,1月份居民价格消费指数(CPI)同比增长达到4.5%的年内高点,此后随着经济增速下滑、消费投资减弱,CPI也一路拾级而下。自2012年6月份以后,CPI更是一直在3%以下徘徊,至10月份达到1.7%的年内低点,11月份才重回2%以上。在2012年与2013年交替之际,国内物价上涨的现象不断浮现。在2012年12月,受极寒天气影响,国内多个地方的蔬菜、猪肉、水果等食品价格上涨。以对物价影响较大的猪肉价格为例,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初猪肉价格已回升至2012年3月底的水平。除了天气因素外,元旦、春节期间是传统的消费旺季,酒类等商品也会出现阶段性的涨价,物价成为热点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对医疗改革的探讨中,29.4%的受访者对医疗改革最为期待的是“更多大病能够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范围”,所占比例最高。2012年医患关系依然紧张,这不仅因为医疗服务供应不足,还在于医疗服务分配失序,医患关系问题不是一个短期性问题,建立医疗资源匮乏下的新的分配秩序将尤为重要。受访者期待大病纳入医保、新农合报销范围,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医疗分配秩序的改革。


  与医疗改革一样,社会保障同样引人注目。过去十年中国社保改革成就举世瞩目,待解决的问题也十分头疼,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不发达的人口大国,社情民意异常复杂,要搞西方式的社会保障系统是不太可能的,甚至会导致问题百出。在这么大的一个中国,完全重新建立一个社会保障系统,并且要让它有效运行,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社会保障中谈论最多的就是养老问题,50.6%的受访者对弹性养老制度表示“支持”,36.6%的受访者表示“不支持”,13.3%持“无所谓”态度。47.0%的受访者对企业职员退休职工养老金上调表示满意,15.0%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38.0%持无所谓态度。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比2000年翻番,约占全部人口20%,约2.7亿人。目前每年大约增加数千万老人,而老年人口中领用养老金人口比例不断增加,例如从未交纳养老金的农民,可能也将享受普遍养老金。因此,中国人如何养老或将成为2020年前会全面爆发的社会问题。弹性养老制度和企业职员退休养老金上调与否,成为时下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源于中国老龄化大潮到来,各界对于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的讨论和关注。中国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与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采用不同制度,其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仍然沿用公共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而且养老保险替代率大大高于同期的企业职工。两者待遇的差别较大,外加可能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引发了更多人群的讨论和关注。解决好养老制度公平性的问题,则是其中关键。


  有意思的是,网民和非网民对于社会话题的关注差异主要体现在稳定物价、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反腐倡廉和住房保障上。非网民对稳定物价、社会保障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网民,网民对食品药品安全、反腐倡廉、住房保障的关注度明显高于非网民。非网民大多是城市中年龄较大的受访者,他们关注的多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网络迅速的爆炸式的传播方式,使得网民对于负面新闻往往更敏感,对于2012年传播较广、问题较多的食品药品安全、反腐倡廉、住房保障等问题,网民更为关注。


  食品安全方面,42.9%的受访者认为和2011年相比,2012年的食品安全“和以前没什么变化”,25.5%的受访者认为“变好了”。仅在2012年上半年,内地先后发生了“染色馒头”、“毒豆芽”、“香精包子”、“双汇瘦肉精”等多宗食物安全问题,如此频繁和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内地民众对食品安全感惶惶不安。中国经济现在规模已是全球第二,如果连基本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都不能保证,说明老百姓在这些问题上已经对相关监管部门有极大的不信任。某种程度而言,这已经上升为一个严重的民生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成效如何,一方面显示出对基本民生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重建老百姓对监管部门的信任。


  反腐败成为十八大后中央新领导层最引人注目、最有力度的执政举措。74.1%的受访者认为预防腐败应该“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所占比例最高。据统计,十八大之后至今三个月,中国已经有30名厅级及以上的官员因腐败问题而被拿下。依靠社会监督的力量来预防腐败,成为受访者较高的期待。网络能成为反腐的重要战场,人民主动参与监督是其存在的基本动因,而能够得以继续发展并发挥作用,则是由于有关部门对反映问题认真查处并正面回应,反腐败依靠人民,不仅体现在治标上,更体现在治本上,治理腐败最终的手段是公开透明,其实质就是由人民群众实时监控。


  房地产市场同样是关注焦点,66.1%的受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期待是“加强宏观调控,继续实施限购限贷,抑制房价上涨”,所占比例最高。市场经济、保障民生和宏观调控这几大趋势要点,一直以来在我国的房地产领域发挥着淋漓尽致的作用。过去十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推行打破了我国长久以来计划经济色彩的福利分房制度,让市场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而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黄金十年”。然而,房价的急速飙升,也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和民生的严重问题。未来10年我国居民的居住条件要取得更大的改善,房地产行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样要以市场的力量为主导。在保障民生方面,则需要政府会加大保障房系统的建设。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相互配合,才能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收入分配方面,74.0%的调查者认为,当前收入分配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工资增长和GDP增长不同步”。长期以来,中国的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大大快于GDP增速,而工资收入则慢于GDP增长。国务院规定“十二五”最低工资增速不低于13%,五年复合增长接近100%,涨工资几乎是人人乐意的事,不过涨工资需要建立在经济增长、企业赚钱的基础上。规定要最终落到实处,还要看企业盈利。因此,如何创造出工资增长与GDP增长同步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其中关键。


  对于突发事件,74.6%的受访者认为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最重要的是“及时告知受访者事件进展、信息透明”,所占比例最高。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一些官员习惯于运用“捂”“瞒”的应对策略,信息不公开使得不了解实情的民众更加愤怒,也招来更多猜疑,这往往导致政府工作陷入被动。实际上,面对突发事件,越是公开透明,社会反映就越平静,反之,则小道消息满天飞,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

分享到

切换频道